rgb珠子好还是全光谱珠好rgb珠寿命)
上次给大家评价了Xbox SeriesX之后,小伙伴对那个零件和外带很关心,这次我给大家看了我为XSX制作的视频娱乐中心,因为篇幅很长,所以分成了牛郎外带篇和影像系统篇。看看这里有没有种草的产品,或者有没有拔草解毒的东西。欢迎在评论区进行多次对话。
AV系统篇:
“显示器”:HKCPG27p5U
“屏幕投放设备”:绿联HDMI毫米波无线投屏器
“投影设备”:极米H3S投影仪+菲斯特画卷光学屏S1
“音频系统”:焦点G One+焦点F One
一、4K@144HzIPS显示器:HKCPG27p5U
今年PlayStation和Xbox SeriesX都以下一代游戏机的定位自居,下一代体验在哪里呢。因为主要还是4K@120Hz的画质,所以我觉得主体的性能自然会满足,所以问题就落到了显示器上。
HDMI2.1具有视频端口4K@120Hz显示器基本上在8K-2W的价格区间内,一般消费者基本上朝向电视。但是,4K@120Hz显示器这个小领域依然有很多骨灰级玩家的粉丝,我也是其中一个。除了主机游戏,还有电脑游戏。我组合Xbox SeriesX的是HKC家里来的PG27p5U,看这个显示器的参数的时候稍微隐藏了一下,结果面板数据太豪华了。
“尺寸”:27英寸
分辨率:3840×2160
“刷新率”:144Hz
“面板技术”:IPS面板
“背光技术”:MiniLED直下式分区调光技术
“分区背光数”:512分区背光(2048个LED珠)
“峰值亮度”:1000nits
“静态对比度”:200000:1
“色域”:100%Adobe RGB色域
“色准”:DeltaE≤2
“HDR”:VESADisplayHDR1000认证
“I/O端口”:HDMI2.1×2,DP 1.4×1,Type-C×1,USB3.0×2,USB-B×1
“其他亮点”MPRT1ms响应时间、Free sync、灯饰效果、游戏准星、游戏刷新时间
首先最受关注的是MiniLED这个重要的背光技术,是今年开始的新词,iPad Pro2021和MacBook Pro2021使用着这个技术。我国OLED背光技术起步较晚,专利主要受欧美和日韩国家的制约,MiniLED背光技术可以弯曲超过弯道,也是国内面板厂商奋起追赶的重要时机。
但是OLED技术中使用的有机材料有一定的缺陷,另一方面使用寿命相对有限,多为30000小时左右。另一方面,由于各像素点独立发光,所以动作时间不一致,画面劣化而留下画面,这就是所谓的屏幕现象。
新兴的MicrOLED和MiniLED可以使LED背光源薄膜化、微小化、阵列化,使LED粒子小于100μm大幅增加背光源的数量,配合local dimming直下式分区背光控制技术,实现区域亮度调整,可以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但是,MircroLED的生产难度和成本较高,MiniLED作为MircroLED的高良率版本率先批量生产,其LED粒尺寸比MicrOLED稍大,100~2000μm之间。MacBook Pro2021和iPad Pro2021中有10384个LED珠,每4个珠构成一组背光分区,在合计2596个分区中实现面板的背光调整。
子像素到调光为止正确的OLED还有差别,这已经是性价比和寿命兼备的最佳解之一,这也有可能是苹果全方位推宝MiniLED的原因。这次HKCPG27p5U使用了这个技术,2048个LED珠,共有512个背光分区,静态对比度达到了200000:1。
如下图所示,在显示纯黑色画面的情况下,MiniLED的背光分区可以不发光,因为没有比传统LED背光屏幕(红框)更明显的光泄露,并且更黑,所以可以显示更高的画面对比度。绿色的箱子是HKCPG27p5U,蓝色的箱子是最新的MacBook Pro2021英寸。
但是,MiniLED的“背光分区数量”会影响背光效应,分区越小,需要点亮屏幕时的发光区域越少,请注意漏光控制越好。虽然可以看到下图中以前的LED背光屏幕,但那是非常惨不忍睹的,不仅屏幕背景泄漏,文字周围的荧光也在晃动。具有512个背光分区HKCPG27p5U(绿色边框)的效果非常好,仅仅在字符边缘出现白色荧光,就点亮了周围的分区以显示该字符Mini也是LED的天然缺点。但是,请大家完全不要担心。这只限于全黑环境,在同时显示黑底白字的极端情况下,不会感觉到日常使用。
控制光最好的是底部的MacBook Pro2021(蓝框)和iPad Pro2021(黄框),两者都是2596个背光分区,前者比后者稍好一些。说明MacBook的MiniLED技术比控制光的表现iPad Pro更强,文字周围的荧光几乎不明显。你Apple爷爷总是你的爷爷。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显示器的外观设计吧。HKCPG27p5U的正面有规则,背面采用白色机身样式。另外,HKC的logo下方有弧形LED色灯带,背面的点眼笔。
HKCPG27p5U的“巧克力轴”支架也很有趣,但是旋转轴上可以调节显示器的高度(130±5mm)、前倾后仰角(前后-10°-33°)、垂直旋转(90°)、左右旋转(-20°-20°),但是很遗憾不支持标准的壁挂规格。支架后面也有黑色环,便于用户进行理线。
显示背面的下部包含端口区域HDMI2.1。×2,DP 1.4×1,Type-C×1,USB3.0×2,USB-B×1等丰富的界面。其中最重要的是HDMI2.1,并且一次给两个,PS5和XSX分别连接一个,完美!
接下来看看屏幕的对面。HKCPG27p5U的屏幕采用了四面窄框的设计。屏幕下颚的正中央有HKC的文字Logo,能带来很高的识别度。
平时,我把HKCPG27p5U通过USB-C to C连接到Macmini。多亏了这个屏幕的100%Adobe RGB色域和DeltaE≤2的色准,我可以更好地表现我想表现的颜色。这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真的是神兵利器。
通过红蜘蛛X彩色修正器校正并测试了屏幕素质,屏幕色域是100%srgb,100%Adobe RGB,93%p3,伽马曲线2.0光度,屏幕最大亮度544.4nits,对比度140:1,白点8100K(偏冷),色准ΔE平均1.03。总的来说,HKCPG27p5U的屏幕在色域、亮度中是最好的。表现尚可的是亮度的均匀性和颜色的精度。色调响应方面,白点表现较弱,色度均匀性表现较弱。
接下来,HKCPG对27p5U的HDR性能进行说明。该显示器VESA接受了DisplayHDR1000的认证,开启HDR功能后的峰值亮度可达到1000nit。什么概念。HDR播放视频的话,画面的层次感会突出,明亮的地方会看不见,暗的画面也能保持一定的层次感。这个不能和普通的显示器相比。
▼“SDRvsHDR”:在高光比画面中,HDR高光部分可以十分耀眼,同时保留画面的详细信息
上下4张图使用SDR的源极和HDR的源极的再现效果的对比,在右侧的HKCPG27p5U画面中,画面的黑位更深,高光的明亮度更高,带来优秀的画面效果。
▼“SDRvsHDR”:在明暗平衡画面中,增加HDR画面的层次感,防止画面变白
接下来的4张图像是我使用MacBook Pro2021+Infuse播放『DUNE』2160P.HMAX.x265.10bit.HDR.DDP5.1。来源画面。可以找到三个重要信息
1.右侧100%Adobe RGB色域的HKCPG27p5U比左侧100%srgb色域的显示器更接近MacBook Pro100%p3的画面颜色。
2.HDR拥有1000HKCPG27p5U的质感比左侧的HDR400显示器好,特别是画面的突出部分看不见。同时暗部也能很好地控制,能留下细节部分。
3.MacBook Pro无疑是画面最好的一种,其峰值亮度可达到1600nits,同时具有100W:1的对比度。但是,以HKCPG27p5U为代表MiniLED大型显示器明显具有价格优势和实用性。
当然,如果只是学习办公室和视频播放的话,HKCPG27p5U明显有几个角色不足。结果,那个是4K@144Hz的最高水平的高刷屏幕,组合着2个满血HDMI2.1端口。所以,那个最棒的归宿地一定是Xbox SeriesX或者PlayStation5。那么HKCPG在27p5UXbox的体验怎么样呢。
首先,将Xbox SeriesX经由HDMI2.1的视频线连接到HKCPG27p5U显示器,在显示器OSD菜单中打开HDR功能时,在视频信息栏中显示120HzHDR正常开启。
512分区MiniLED上搭载了HDR1000的核心性能,这个显示器的游戏画面质感非常好。与以往的SDR和HDR400以下的显示器相比有质的飞跃,一眼就能分辨出高的差别。我有再刷一次过去通关的游戏的冲动。因为画面的质感很好,所以真的能带来非常棒的渗透体验。
另外,多亏了量子点技术HKCPGPG27p5U中出现的画面颜色很鲜艳,非常引人注目,我记得这是过去OLED只有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愉快的观感,但是现在的MiniLED技术没想到会出同样的颜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MiniLED已经具备可以与OLED匹敌的面板素质。
另外,HKCPG27p5U还具备MPRT1ms应答时间、Free sync、游戏准星、游戏刷新时间等加分功能,主要是面向电脑的主机,这次的重点是Xbox,之后有机会展示。
二、AV装置:极米H3S投影仪+菲斯特画卷光学屏S1
除了显示器之外,还可以将Xbox SeriesX连接到投影仪,如果有条件的学生能够考虑真4K/60Hz的投影仪例如明基TK800M,现在也有1080P/100Hz的高刷新率的投影仪,例如明基TH685。但是,一般来说投影仪玩游戏的话,或多或少会有延迟的问题。
因此,大家在为游戏机选择投影仪的时候,要注意是否有低延迟的游戏模式,在游戏模式下加上“动态补偿”就可以进一步分开了。例如,现在在卧室里使用的是一台极米H3S LED投影仪,以前也晒黑过,但是视频输出标准是1080P@60Hz,支持游戏模式和动态补偿。
被问到为什么没有去4K@60Hz,主要是HKCPG27p54K@120Hz的大杀器,所以没有更新。极米H3S具有两个HDMI2.0,其中HDMI1还支持“ARC”,能够通过HDMIARC将音频信号返回输出端,在家庭影院、功放等音频设备中,能够节省个别的数字输出线材,一般来说是中间63?只有高端电视/高端投影仪。
当然更重要的是,我想谈谈上次忽视的窗帘。酷领科技在店铺购买的菲斯特S1画卷光学屏幕与以往的白壁(白幕)相比,首先在安装时不需要在墙壁上打洞,通过磁性吸附式设计,取出包装中的6块磁铁,按照指示图的标记粘贴在墙上。
然后,把整个画卷物的一般窗帘贴在前面的磁铁片上,可以实现非常方便的墙面的安装和拆卸,如果以后在其他地方需要使用,可以再买一套磁铁片的安装和吸附。最后用投影仪的梯形修正功能将四角形配合到窗帘上即可。
然后菲斯特S1在具有叫做画卷光学屏幕菲涅尔的光学结构的屏幕表面上分布着从大到小的半圆形花纹(光学微结构),通过聚集来自前方的光,反射来自其他方向的光源,可以实现定向光源强化。
从下面的对比度图可以看出,在白色的墙壁上,画面的亮度很高,但是黑色的位置也很明亮,结果画面变白,感觉变得相当普遍。另外,菲斯特S1使用画卷光学屏幕的话,画面的对比度会显著提高,画面会变得更清晰。与最后全黑环境的效果相比,几乎没有区别,只有几个对比度的降低处于允许的范围内。
我也比较了几张照片的效果,不过,因为墙面显现的部分和菲斯特S1画卷光学屏幕显现的效果的差相当大,这个投资相当实惠。
将Xbox用HDMI电缆连接到极米H3S后,开启游戏模式时,此时的游戏延迟可以控制在最小限度。将游戏画面菲斯特S1投影到画卷光学屏幕后的效果确实相当出色,以下是几个游戏的动态图效果,即使在明亮的环境下,窗帘画面依然有着良好的颜色表现和对比度,与白色墙壁的惨白相比也相当出色这才是优秀的耐光窗帘的本来表现。
三、绿联HDMI毫米波无线投屏器
看了显示器和投影仪后,介绍最近习惯的黑色技术的绿联HDMI毫米波无线投屏器。
毫米波我相信任何人都应该听到技术。波如其名是波长。λ)1对于10mm的电磁波,将光速(c)带入传播式,毫米波的频率(f)为30?计算出是300GHz。
频率(f)=波速(c)÷波长(λ)
30-300GHz是什么概念?我们通常Wi-Fi信号是2.4GHz和5GHz的频带,在5GHz以下的频带连接智能家庭、手机、个人电脑等各种设备,频带内非常混乱。
另一方面,频带为30?300GHz之间的电磁波属于极高频,以直射波的形式传播,波束窄,具有良好的方向性,频带高毫米波通信几乎没有干扰源,因此电磁频谱极为清洁,毫米波信道非常稳定,可靠性高,其误码率极低,与光缆的传输品质相当。毫米波,广泛应用于医学成像、军事雷达等高精锐领域。
绿联HDMI毫米波无线投屏器是使用60GHz的高频毫米波,现在索尼、LG、三星、松下、NEC等消费电子厂商共同设立的WirelessHD联盟,主要应用于未压缩高清视频传输中的60GHz技术,这也是目前市场上比较成熟的通信方式。
第一次看到绿联HDMI毫米波无线投屏器的外观,感觉和宇航员的头盔很像。表面漂浮着透明的绿色。这个大的弧是进行毫米波通信的区域。同时,屏幕投影机被分成发送端和接收端,60GHz发送模块是莱迪回忆MOD6320?使用T,接收模块是莱迪思MOD6321?使用R。
绿键HDMI毫米波无线投屏器的发送侧和接收侧的接口也不同,接收侧只有1个HDMI1.4b(输出)、1个USB-C(支持PD3.0)。另一方面,发送侧TX的端口不仅是一个HDMI1.4b(输入),而且是两个USB?CPD3.0)中的两个USB?明确了附带A(3.0)。
在零部件方面,绿联不是在毫米波无线投屏器配备传统的DC端口,而是直接通过USB-CPD的供电方案,仅仅是感动的两个字,还为我节约了大的供电口。使用绿联毫米波无线投屏器时,首先需要将发送方连接到前端主机。我是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游戏主机。
接着,将接收端保持与发送端相同的方向和角度,绿联HDMI毫米波无线投屏器的基座支持旋转和俯仰,壁挂也可以,部件也附带膨胀螺丝,如果家中有投影仪这样的设备,则可以直接安装到壁上。据官方消息,可以实现最远30米的通信。
当设备接通电源时,圆形信号指示符被保留在绿色连接HDMI毫米波无线投屏器的弧的正中间,表示闪烁和一致,表示常亮连接成功。因为这个设备支持1080P/120Hz和4K/30Hz,所以我最初打算留在Xbox +1080P屏幕上,但是现在更多的时候Switch使用了。正好桌面上放着XSX和PS5,可以把Switch扔到旁边的小桌子上,正好不用远距离的跳跃线。
最初我有点担心这个无线通信的画面卡顿和延迟的问题,但是想得太多了,从实际体验来看,不仅仅是画面不存在卡顿,方向盘操作的延迟也非常低,几乎感觉不到。像塞尔达那样强调微体操的游戏,也比较流畅,屏蔽保护激光,触发林克时间等操作基本上很小Case。另外,在发送侧和接收侧之间,存在即使遮住个人也不中断的问题,保证了传输稳定性。
绿联HDMI毫米波无线投屏器用完后,我只有一种感觉。4K/30Hz和以下规格的显示器投影仪可以考虑使用该毫米波通信装置。特别是在这样大的教室、大的会议室里,几年前要铺线很辛苦,成本也不算少,现在可以轻松的用无线解决。技术进步真快啊。毫米波希望技术进一步发展。4K/60Hz和4K/120Hz的话,真的可以说是视频线材制造商的生命。
四、家庭影院:真力G One+真力F One
最后介绍的是家庭影院的音频系统,音频是一直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与感知性强的显示器和电视相比,音响系统的好坏不是在雪中送炭,而是因为锦上添花。另外,由于很多用户都自命为“木耳”,因此在音频方面“1钱1钱,2元2钱”的收益减少法则使得这种状况更加激化。
我在耳机圈里,走了很多弯路,然后听了大人物的推荐,跳了个洞的扬声器,才豁然开朗。首先得到了芦荟Q5,然后又一步到达真力G One,听说两年都没有差别。
F One和G One的外观设计相同,同样深打的钢箱体是非常简单的设计,同样是白色的搭配风格,非常适合桌面主机和家庭影院的生态。高度和底部的直径分别为256mm(高度)和305mm(直径),再加上5.6kg的重量放在地面上是最好的归宿。而且箱子表面是磨砂的质感,很耐脏,我用了半年也没有明显的印记,我真的很爱我这样的洁癖。
F One的底部有6.5英寸的低频单元,频率响应范围是35Hz?覆盖85/120Hz,频率响应精度为±3dB,最大声压电平为100dB,动作功率为40W。同时,在低音炮的右侧,有直接朝向地面的倒相孔,由此能够得到更强力的低频效果。
同时,可以看到3.5mm、RCA两种模拟输入、光纤、同轴数字输入接口等多个一体化接口,最后在输出接口中也是RCA,可以满足不同音频输入和输出的需要。
“模拟输入”:3.5mm,3× RCA(包括LFE)
“数字输入”:光纤、同轴
输出连接器:2× RCA
所以其实F One的存在已经可以为你节省一套分频功能的玩家,毕竟现在很多游戏主机在音频接口上已经节省了只剩下3.5mm,甚至向你转移到手柄上传送音响真的很不方便。
在下面的公式图例中,可以很好地理解F One的转发逻辑。我平时Mac以电脑和游戏主机为主,传输时即使是3.5mm模拟输入也可以从显示器和投影仪边缘选择光纤数字输入。因此,我选择了以下连接方法。
“Macmini”:MacminiHDMI输出)→显示器(3.5mm输出)→F OneRCA输出)→G OneRCA输入)
“Xbox”:XBX((HDMI输出)→显示器(3.5mm输出)→F One(RCA输出)→G OneRCA输入)
“Xbox”:XBX(HDMI输出)→投影仪(SPDIF光纤输出)→F OneRCA输出)→G OneRCA输入)
仔细看的话,应该能找到接口旁边的红色转换开关。他们有用。右上角的4个偏移可以调整低音炮的低频滚降和相位。正下方的红色移动是HT模式、智能睡眠灵敏度降低ISS、智能睡眠开关、LED灯开关的功能。
另外,下部接口左侧有两个黑色按钮,主要用于调整F One的输入模式。当然,也可以通过无线遥控器进行控制。上面左右的键主要负责调整。
F One有3个脚,正面有logo的脚上设计有圆形LED灯,装置动作时会出现白光,调整音量时白光闪烁,调整输入模式时会点亮不同颜色的光,提醒用户。
接下来,复习真正力量G One的信息,G One的频率响应范围是74?20KHz、响度96dB、音频单元3英寸的低频单元和3/4英寸的高频单元组成,分频点为3KHz。
在接口中,由于真力G One主要使用RCA输入,所以能够将输入端子莲花的头部插入F One的RCA端口,能够实现自动分频功能。
考虑到G One也具有一定的分频功能,推测真力F One+G One的2.1声音系统的分频策略是这样的。
“F One-6.5英寸低音单元”:音频<85Hz
“G One-3英寸低音单元”:85Hz<音频<3kHz
“G One-3/4英寸高音单元”:3kHz<音频<20KHz
在真力2.1通道的配置中,G One负责左右通道的输出,被排列在桌面的左右两侧,连接人耳朵的夹角优选为60°,但这也不断。
例如,我平时在桌面两侧放真力G One,坐在中间面向前方的我,大家在插入RCA莲花头的时候必须注意左右的频道。
与G One相比,真力F One的配置并不是那么随意,但是从正式推荐的区域来看,下图中的A和B都是推荐的区域,C区域重叠低频,声音空间成像不对称,D区域位于房间的中轴,有可能失去低频的一部分。
所以我在放真力F One的时候,选择放在左侧的脚下,这时候可以提供很好的低频表现,当然按照大家官方提供的音色调整方法,例如我推荐靠这堵墙调整-2dB。
在音频输出中,根据连接的设备,个人电脑需要选择显示器或外部扬声器,Xbox设置-音量和音频输出需要选择具体的声道和音频格式,5.1和7.1通道,Dolby Atoms全景声音DTSHeaDPhone:X也被支持。
但是,当前的真力F One只支持5.1声道,如果想感受7.1声道、Dolby Atoms全景声音、DTSHeaDPhone:X等技术,建议追加支持HDMI输入的解码器。
最后再加上真力F One后,让我说说带来了一些变化。以前单独使用G One的时候,我觉得高频真的很好。另一方面,延展性很好,上面探空间很大,另一方面高频的细节还留有充分的痕迹,没有明显的刺耳感和听觉舒适。
但是,如果单独遇到G One动作类的电影的话,3A游戏变成大作的话,意思会更差。这样的电影?电视游戏容易重视中低频率的音响效果的表现,不过,这些声音的频率大部分都低于G One接触的频率范围,看起来力不足。真力F One的加入很好地弥补了G One的短板,可以说在2.1频道上可以发挥这个音响系统的全部实力。
虽然也选择了《加州旅馆》、《鸿雁》、《鼓诗》、《渡口》等经典曲目,但2.1可以明显感受到注入音频系统的灵魂。过去的一些低频鼓,G One单放可能缺乏底气,低频只有细节没有量感,F One的加入将扩大音频播放的表现范围,至少在39Hz决定音乐的灵魂,不会失去。这个时候如果像鼓一样的低频率响的话,票的价格会瞬间下降。
我也试验了电影《金刚大战哥斯拉》、《007:无暇去死》、《进击的巨人》、《汪达幻视》等电影电视剧中的表现,最直观的感觉是加入了真力F One,我的2.1频道系统真的有家庭影院的味道。结果,高频优异的主要是古典乐器,电影和电视剧中最敏感的是中频的表现,显然给了我一个满意的答案。
当然最后游戏的环节也是不可或缺的。我用Xbox主要玩了一些枪支类的游戏。你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发动机轰鸣和漂浮时的刹车。“使命召唤”的枪声从枪到肉,都能带来更为拟真的环境效果。在《星球大战:陨落的武士团》的片尾曲中,最强的反派达斯维达一登场,交响曲就会响起,会给人一种临场感,这些在过去G One无法体验到。
所以有时候会意识到自己输了,真的没办法,没听过的时候F One也觉得可能还有点意义,结果伸出手后,才发现自己是天人。在看到光之前可以忍受黑暗。这次,我终于相信了为什么真的有力量的玩家推荐了G系列和F系列,一时冲动地拿到了,耳朵满足地接受了商品。有意向的童鞋,建议去实体店参观感受一下,但是友情的提示,听说过的话可能会输。
我下一个败者的方向是,将原来的两个G1左右包围,然后另一个G1作为中间位置,最后将一对G2或G3左右升级,这样基本上可以成为5.1.2的家庭影院系统,大家可以期待一波,后续的评价一定安排。
五、总结
记得小时候去朋友家打小霸王,脑中浮现出一段美好的回忆,其实无论是影音游戏,都只是载着你青春的记忆点,更重要的是身边的朋友和家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起成长的朋友和朋友越来越忙,伴随着工作的同事又不能深交,真的希望大家能把握美好的青春岁月。
——那时天空总是很蓝,日子过得很慢
——明明说毕业离得很远,但转眼间就做了各种各样的事情。
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耐心的看着我。我是Geek研究僧,是个喜欢评价的研究生。